您现在的位置:掌上高考 > 高考资讯 > 最新资讯

2019年高考考试语文:突破鉴赏诗歌思想感情重难题

来源:www.neplop.com 2025-06-21

最新资讯

核心内容,导图概览

  借题发挥,突破核心  答好古诗思想情感题需要在了解、审题、答卷等方面全方位努力,但对于解决会而不全概括剖析不准、不全等问题,最主要的是找准剖析概括的具体路径,并走好它。  1、抓住情感语言,学会情感基调  古诗是言情艺术,它一直多少、或显或隐地对你说要表达的情感。作为阅读者和考生,抓住诗中这类表明情感的词汇至关要紧,这是剖析概括情感的最准确最便捷的路径。虽说一轮书中已经说过,但在这里还是要强调什么时间:  1.抓住两种情语  (1)直接找出显性情语  剖析诗歌情感,第一要关注诗歌中直接表明情感的词汇,如喜、乐、愁、怨等。如2017年江苏卷陆游的《秋兴》百战铁衣空许国,五更画角只生愁中的愁表明了作者的心绪。作者看到当年的战衣,想起了当年许下报国的心愿,五更听到画角之声,更增烦恼。在此基础上,就不难理解尾联表达隐逸愿望时饱含的无奈和苦闷。  (2)细心探寻隐性情语  隐性情语是指传达感情时较间接、含蓄的词汇,如诗中出现一个客字,已暗示了羁旅之愁、思家之切。另外,一些表情态、语气的虚词,如但又惟空可岂等,也是要紧的隐性情语。  更要紧的是,还要关注具备独特意义的表明时间、地址的词汇。如春(常有伤春之意)、秋(常有悲秋之意)、节日(常有向往团圆之意)、夜晚(常有夜不可以寐之意)等词汇,在鉴赏诗歌时需要关注。如塞外(常含建功立业或表明战争残酷、环境艰苦之意)、他乡(常含颠沛流离之苦)、离得远远的京城(常含仕途不顺之意)等词汇,需要引起注意。  2.了解情语出现的地方  像直接情语,多出目前标题、开头、结尾处,在特殊状况下中间及小序中也会出现。像隐性情语一般藏在写景叙事绘人的文字中和诗的中间地方,有时也会出目前注解中。需要盯紧这类重点部位。  3.关注情语表达的特殊性  正常状况下,诗人用什么情语,就表达出什么情感,但有时会用隐晦、曲折、反语的方法表达,如用了喜字,就未必真的表达喜悦之情,可能是反语。因此,不势必情语直接拿来就用,还要结合原文语境作准确的理解。当然,这种口是心非的表达方法较为少见。  2、抓住具体抒情方法,领悟含蓄、隐晦的情感  古诗抒情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法。对于考试来讲,非常重要的莫过于间接抒情,由于它表达的情感含蓄、隐晦,给情感的把握带来不小的困难程度。在解题过程中须区别具体的间接方法,对症下药。  1.借景抒情:抓景语悟情语  借景抒情是古诗最常见的抒情方法,从景物描写中挖掘出思想情感是每个考生都需要拥有的基本功。主要渠道是通过细读,看看写了什么景物,这类景物的特点是什么,色调是什么(指冷色调与暖色调),它们又与情感有着什么样的正关联或负关联。南朝诗人何逊的夜雨滴空阶,晓灯暗离室是写离别的名句,前一句写室外:夜已深沉,一片寂静,唯有雨点滴落在台阶上,发出单调的声响。诗中虽然没写人的活动和情感,但通过夜雨滴阶的情景可以体察到离人心中的凄凉,冰冷的雨点仿佛滴在他们的心上。后一句写室内:天将破晓,油灯将要燃尽,充满离愁的屋子看上去一片昏暗。破晓之际,屋子感觉上比较暗。从夜雨到晓灯,暗示一个不眠之夜过去了,空阶和离室,则渲染离人心理的凄凉。就如此抓住滴与暗、夜与晓、空与离等词汇,不难读出景物中的凄凉之情。  [边练边悟]阅读下面这首词,然后回答问题。

  浣溪沙  [宋]苏轼  软草平莎①过雨新,轻沙走马路无尘。何时整理耦耕②身?  日暖桑麻光似泼,风来蒿艾气如薰。使君③元是此中人。

  注:①莎:莎草,多年生草本植物。②耦耕:两人各持一耜(s)(古时农具)并肩而耕。③使君:词人自己。  全词表现了词中人物的什么思想情感?请结合词句简要剖析。  答案:(1)雨后置身于清爽怡人环境之中的愉悦、惬意。一场雨后,软草平莎,油绿水灵,格外清爽;路面上,净而无尘,词人纵马驰骋,自是十分惬意。  (2)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。雨后桑麻蓬勃成长,蒿艾香气如薰,词人自然是热爱如此的景色和生活的。最后一句又将如此的情感进一步深化。  2.托物言志:抓物语悟情志  借物抒情也是古诗容易见到的抒情方法。应抓住描写物象的语言,剖析物象的外在特点(形态、色彩、味道)和内在品性与环境特征,并能深入其里,联系诗人自己的历程和所处的社会环境,找准物与志的契合点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个时候的情感一般是双层的,一关乎物之情,二关乎物后志。  [边练边悟]阅读下面这首诗,然后回答问题。

  梅  [唐]郑谷  江国正寒春信稳,岭头枝上雪飘飘。  何言落处堪惆怅,直是开时也寂寥。  素艳照尊桃莫比,孤香黏袖李须饶。  离人南去肠应断,片片随鞭过楚桥。  这首诗是怎么样借梅来抒写离情别绪的?请结合颈、尾联简要剖析。

  答案:作者不直言离人不忍离去,而是通过写梅花在酒杯中照影,粘在离人的衣袖上,离人踏上行程,梅花又跟随过桥,表现梅花的多情和恋恋不舍使离人断肠。作者写梅花的多情其实是写离人的多情,如此写看上去委婉含蓄。  3.用典抒情:抓典语悟情感  用典是古诗的常见现象,每个典故都有作者独特的考虑,因此,要考虑典中情,第一要靠我们的积累及诗后注解,判断诗句是不是用典与用了什么典故,再结合内容看看是怎么用典故的(正用或反用),从而挖掘其深层情感。抓住典故中的主人公与作者的联系是理解的核心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个时候的情感总是也是双层的,一关乎典故情感,二关乎作者情感。  [边练边悟]阅读下面这首诗,然后回答问题。

  送别杜审言  [唐]宋之问  卧患者事绝,嗟君万里行。  河桥不相送,江树远含情。  别路追孙楚①,维舟吊屈平。  可惜龙泉剑②,流落在丰城。

  注:①孙楚:西晋文学家,名重一时,但多所凌傲,缺乡曲之誉,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。②龙泉剑:《晋书张华传》斗牛之间,常有紫气。豫章雷焕曰:宝剑之气,上彻于天。华问在何郡?焕曰:在豫章丰城。即补焕丰城令。焕到县掘狱基,入地四丈余,得一石函,光气很。中有双剑,并刻题,一曰龙泉,一曰太阿。是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。  这首诗后四句接连用典,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思想情感?  答案:①以孙楚、屈原的身世遭遇,喻友人才学之高超,仕途之坎坷,与世道之不平,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。②龙泉剑被埋没的故事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才不遇的怅惘、感伤。③龙泉剑最后被有识之士发现,重见光明,喻友人最后也定能崭露头角,再得起用,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抚慰与热切期望。  3、抓住时空转换,领悟变化的情感  诗人的情感在诗中有时不是千篇一律的,而是富于变化的,怎么样把握这变化的情感呢?其中一个要紧路径就是抓住诗中时间、空间的变化。从时间上讲,诗人的情感有过去、目前与以后的变化,如回忆过去,感到非常美好;驻足目前,感觉伤感;展望以后(想象),充满期待。读诗要擅长分出不一样的时间段,找出不一样的情感。像离别诗,一般分成离别时和离别后两个时间段写,离别时自然要痛苦,离别后自然是思念之苦、重逢之盼。从空间上讲,空间不同,情感自然也就不同。如在家里,家人聚在一块,非常温暖;在外乡的路上,颇有羁旅之苦。空间不同,事实上是不同景物对象的转换,读时如能抓住不同空间里的不同描写对象,自然就能捕捉到因空间变化而产生的情感变化。  [边练边悟]阅读下面这首词,然后回答问题。

  高阳台除夜  [宋]韩疁  频听银签①,重燃绛蜡②,年华衮衮惊心。饯旧迎新,能消几刻光阴?老来可惯通宵饮?待不眠、还怕寒侵。掩青尊、多谢梅花,伴我微吟。  邻娃已试春妆了,更蜂腰簇翠,燕股横金。勾引东风,也知芳思难禁。朱颜那有年年好,逞艳游、赢取现在。恣③登临、残雪楼台,迟日园林。

  注:①银签:更漏,计时工具。②绛蜡:红蜡烛。③恣:随便,无拘束。  这首词中作者的情感历程了什么样的变化?试结合词句简要剖析。  答案:除夜守岁,引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年老体衰的伤感,饯旧迎新,能消几刻光阴便是明证;多谢梅花,伴我微吟,初开的梅花给了作者些许安慰;邻娃已试春妆了引发了作者对春季的向往,作者认识到应当趁精力未曾全衰,去感受大好春光的昂扬情感,正是朱颜那有年年好,逞艳游、赢取现在。  4、抓住结构层次,领悟丰富的情感  言少而情丰,是古诗表达的一个要紧特征。诗人尽量借助最经济、最凝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情感。这一点,正是高考考试命题的重点。作为考生,自然要咀嚼这精练的语言。还应该注意的是,这情感的丰富性也与诗的结构层次密切有关。结构层次越多,表达的情感就越丰富;做题时擅长切分结构层次,就大概获得更丰富的情感要素。若是一句诗,可能有一个层次一个情感要素;若是两句(一联),总是是两个层次两个情感要素;若是上片或下片,有几个句子,自然就有几个层次几个情感要素。阅读与答卷时,需要要有这种层次的切分意识,有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整体意识,方能读出、答出丰富的情感来。  [边练边悟]阅读下面这首诗,然后回答问题。

  宴西楼①  [宋]陆游  西楼遗迹尚豪雄,锦绣笙箫在半空。  万里因循②成久客,一年容易又秋风。  烛光低映珠鞴③丽,酒晕徐添玉颊红。  归路迎凉更堪爱,摩诃池④上月方中。

  注:①陆游由于倡导抗金,不合当权者口味而被一迁再迁,赶到川蜀,这首诗即写于此时。西楼:成都府治西侧有筹边楼,唐李德裕建,曾与熟知边事者在此共议抗御吐蕃等族侵扰事。又《蜀中名胜记》谓转运司园亦称西园,园中有西楼。②因循:随便,轻率,怠惰。③珠鞴(bi):绣着珠饰的单衣,代指歌舞女子。④摩诃池:汙池,在锦城西。为隋将军萧摩诃所开,因此得名。  古人评此诗颔联语轻而感深,你觉得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?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。  答案:①时日蹉跎、光阴虚度、年华老去的感慨。②万里作客、久离家乡的愁苦。③一事无成、壮志未酬的无可奈何的悲凉。

热点专题

  • 2019年高考考试语文:突破鉴赏诗歌思想感情重难题
  • 2025年上海卢湾高考考试考试成绩查询时间及分数查询入口(6月23
  • 2025年上海宝山高考考试考试成绩查询时间及分数查询入口(6月23

[]江苏常州高考考试时间

[]湖南中医药大学2021高